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着眼长远谋定而后动,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聚焦阶段任务,找准突破口,排出优先序,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成。——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日前,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大庙村温室基地,承包户雷相彬夫妇正在和乌鲁木齐 县农业农村局综合业务办公室主任于成交流花卉温室“煤改电”后的新变化。 (记者江斌伟摄)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记者江斌伟)今年以来,随着我市民生建设十大实事之一的清洁工程的实施,我市农业温室改造升级,设施农业提质增效,进而推动“一产上水平”。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和条件有了较大改变,但建造年份较早的温室既不能满足当下农业生产需求,也不符合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农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和冬季生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以现有农业温室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清洁工程”的实施,切实改变乌鲁木齐市农业生产现状,科学、系统地谋划今后农业发展方向和布局。这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之举。
出卷:现有农业温室大棚进行提质升级
按照“区(县)为主、分级负责、强化监管、提高效率”的原则,对乌鲁木齐市各区(县)现有农业温室大棚进行提质升级,并对提质升级后电力配套较好的温室进行“煤改电”,进一步减少生产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乌鲁木齐市农业现代化水平。
答卷:全市3424座温室大棚“煤改电”
近年来,乌鲁木齐紧抓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实施蓝天保卫战。今年,乌鲁木齐围绕改善空气环境治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22个乡镇全面启动农村清洁工程。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对全市3424座、8317.38亩温室进行了提质改造。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煤炭消耗得到进一步降低,周边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设施农业提质增效得到进一步推动。
随着该项工作的推进,全市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观,进一步提升了农牧区的人居质量和幸福指数。
“清洁工程”事关农民根本利益,尤其是后期“煤改电”工作更是涉及多家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局前期会同相关部门对各区(县)各类温室情况进行了多次摸排,充分掌握了每个温室大棚的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拟定了《乌鲁木齐市2019年农业温室提质改造方案》,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共同把这件惠民实事做好做实。
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香润说,通过项目实施,可对首府设施农业结构进行大规模调整优化,进一步优化乌鲁木齐市设施农业结构和布局,淘汰结构老旧、功能低弱的温室,提升结构较好、功能较强的温室生产水平,为全市农业由过去粗旷性、分散性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扫清障碍、奠定基础。
目前,乌鲁木齐市农业温室冬季生产主要依靠燃煤小锅炉,每亩农业温室年耗煤量10吨左右,全市7121座农业温室占地13047亩,年耗煤量达13万吨,产生0.2万吨二氧化硫、2.6万吨烟尘、排放13亿立方米废气。
李香润说,乌鲁木齐对农业温室实施“煤改电”,将所有煤采暖改造成清洁的电采暖,先期在米东区、乌鲁木齐县进行试点,效果良好。目前,正在组织相关部门,确定实施农业温室“清洁工程”的范围和底数,力争年内完成全市农业温室“煤改电”工程。
对于参与农业温室“煤改电”的农户,财政将对其设备购置、安装等费用给予一定额度的补贴,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此外,针对农村群众用气用电知识和能力需求,市农业农村局等主管单位还积极做好保障服务,不断普及科学使用气代煤、电代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形成确保群众用气用电安全、便利的长效保障机制。
阅卷:改善农村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哇,这草莓又大又甜啊。”12月21日,在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大庙村温室基地,市民陈秀梅和朋友正在这里摘草莓,感觉到一股股温热的气息,她们把羽绒服脱掉拿在手上。
这里是乌鲁木齐县农业温室“煤改电”的一个缩影。
温室内,草莓生长茂盛,红色的草莓在绿色映衬下,带给人们冬季别样体验。女主人杨如娟和丈夫徐志坤正忙着招呼前来摘草莓的市民,几个工人则忙着摘草莓。10座温室里各放置一个暖风器,缓缓输出热气,温度计显示温度15度。
草莓8月种植,可以连续摘到明年7月份。尽管每公斤150元,不断有前来体验采摘的市民,当天我们卖掉了50公斤草莓。
“我们种的是有机草莓,不能烧炉子,不然会有煤烟味,所以,我们特别支持电采暖,现在用的就是从内地买来的暖风器。” 杨如娟说。
乌鲁木齐县农业农村局综合业务办公室主任于成说,按照“政策支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县里对部分符合改造 条件的农业温室进行了“煤改电”试点工作,改造后的温室冬季取暖采用电采暖方式。
而在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八段村农哥之家农民合作社,19个温室里种着葡萄和桃树生长茂盛,这里也是“煤改电”的 成果。
“原来一座温室得用一个人,用电后,一个人就能管理过来。”合作社社长周正说,除了节省人工耗费外,还具 有加温效果好等优点,温室内持续保持恒温状态,更利于果木生长。
李香润说,下一步,乌鲁木齐市将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邀请相关行业专家筛选确定电采暖设备类型,继续对有改造意愿的农户、符合改造条件的温室稳步推进“煤改电”,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大力推进农业温室“煤改电”工作,从而减少农业生产燃煤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
数字看民生——
农户可按实际改造费用获补贴
这项政策2018年底制定,按照相关规定,对参与煤改电的农户或合作社按照实际改造费用进行补贴,市级、区县、个人按照40%、40%和20%的比例承担,目前,该项目总支出约4000万元,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牧民的经济负担。
今冬季预计节约燃煤约13.72万吨
通过项目的实施,预计今年冬季预计可节约燃煤约13.72万吨,有效减少了部分温室冬季烧煤带来的污染,进一步提升了首府冬季空气质量。
记者手记——
温室里“种”出幸福生活
近年来,首府周边乡村蔬菜种植的农业温室的取暖方式在悄然发生改变,农业生产电能替代正在加快推进,农牧民在温度适宜的温室里“种”出幸福生活。而这正是推进清洁工程带来的新变化。
实施清洁工程对提升全市燃煤综合管控水平、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要切实把这项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群众的感受。
首府在推进这一工作过程中考虑到群众对改造成本及运行费用负担能力,清洁工程试点乡村的农户享受到了有关补贴和优惠政策,尽量降低他们的经济负担,确保清洁工程顺利进行的同时,让广大农牧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温室里“种”出来的幸福生活,在乌鲁木齐周边城乡,芬芳满溢。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的具体安排,是首部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规划,近期将公开发布。
..
温室内部..
按照室内有无立柱分类,日光温室大棚结构分为有柱结构和无柱结构两种形式..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这是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的具体安排,是首部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的规划,近期将公开发布。
..
温室内部..
按照室内有无立柱分类,日光温室大棚结构分为有柱结构和无柱结构两种形式..